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2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教育   2915篇
科学研究   106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69篇
综合类   20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绿色体育与绿色奥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综合分析法,以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绿色体育和绿色奥运的理念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现绿色奥运的战略目标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杨庆玲 《体育与科学》2003,24(1):59-60,55
当前世界竞技运动存在着一种偏重于从生物学角度研究提高运动员能力的倾向.以致造成国际赛场上常出现重物轻人的异化现象。本文以韩国足球崛起为例,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3个方面研究当代竞技运动物力、心力和外力的聚合,为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抵制国际竞技运动因过度商业化、职业化和兴奋剂滥用导致的异化现象提供理论依据,为积极促进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举办大型运动会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采用实地考察、文献分析以及生态学、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基本原理等。通过研究大型运动会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特点和表现,提出举办大型运动会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措施。认为,大型运动会引起城市生态环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体育场馆设施建设;(2)建材的使用与废弃;(3)城市环境污染;(4)场馆设施与交通能源利用;(5)体育场馆设施赛后利用等。在举办大型运动会中,要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制定大型运动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具体规划,二是促进公众参与,加强城市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4.
再过三年,北京将迎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随着“绿色奥运”的承诺,一步步从蓝图上隐现,环境教育逐渐进入了奥运筹备工作的议事日程。环境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把“绿色奥运”理念视为一个进程,而不是一个“快速结果”,这不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而且可以唤醒人们的生态论理良知。使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消费观、发展观、体育观,从而真正实现把北京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面对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人类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作出理性反省.环境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正是人们对环境问题理性回应的结果.环境伦理学从人类中心主义发展到生态中心主义,标志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断进步.环境伦理学倡导的是人地共生的绿色理念.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环境法是由自然资源 (包括能源 )法、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法三个不同的法域组成的部门法 ,三个法域各自着眼点并不相同 ,以至于难以形成环境保护的合力。资源保护、污染防治以及自然保护对公益衡平的价值追求和对环境保全的共同目标追求使得现代环境法形成统一的精神成为可能。这种精神应是 :在考虑到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 ,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利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学生1985年和2005年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身体形态的生长速度、青春突增期、增长速度高峰及最大年增长值的变化做20年的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并结合环境因素探讨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生长速度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  相似文献   
8.
An investigation has been undertaken at St Andrew’s church, Walpole St Andrew, Norfolk, to establish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the observed stone decay to the upper parts of the six stone piers. The stone decay was first recorded in the early 1930s. The salt-contaminated masonry within the church has been shown to undergo severe salt decay during the summer, with little damage occurring over the winter months. The south aisle piers have been shown to decay 2.5 times faster than the north aisle piers. Although crystallization–hydration cycles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 rate of decay is at its greatest when the cycling is relatively infrequent. This was not the expected trend. Furthermore, it has been shown that during extended periods where the ambient relative humidity is less than 75%, the rate of decay reaches a maximum. It is the length of this ‘drying’ period that apparently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rate of decay and could explain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decay between the south and north aisle piers. The results have serious implications for passive conservation, where it is often recommended to lower the ambient relative humidity to well below the equilibrium relative humidity of the salt contaminant, to avoid crystallization–hydration cycles. Since, at the time of building, the church was situated on the coast,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sodium chloride contamination occurred during the building process (1440–1520), particularly since the area was prone to sea-flooding at this time. Alternatively, the salt could have been applied as a treatment during the general restoration of 1897. Whatever the source of the salt, it seems likely that the ambient environment was changed by the insertion of a sealed floor in 1897, which could account for the onset of the salt decay.  相似文献   
9.
《中国日报》于2021年夏开始的对云南亚洲象北行的专题英文报道,利用多平台综合信息展示了中国环保实践,在全球广受好评。本次报道与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理念十分相符,其中生态理念的本土特质得到凸显,官民一体的形象得到了积极塑造,而中国科技能力的展现也融入了一个好故事的解说之中。中国当代的环境叙事必须反映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完整结合;"北向追象"所构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叙事之所以取得了很好的外宣效果,跟其紧扣这一完整性的表达密不可分,对于今后的国际传播工作也提供了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信息生态理论认为,组织的信息行为可以从其环境特征中找到依据。本文以信息生态范式为方法论指导,首先从层次、内容、稳定性三个维度揭示了电子政府府际信息共享环境的构成以及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指出不同类型环境构成要素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提出了锁定机制、权威机制、触发机制、博弈机制和选择机制五种不同环境作用机制,并分别对其作用机理以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环境构成和作用机制的研究结论初步回答了这样两个重要的问题:什么因素影响着电子政府府际信息共享行为?是如何影响的?本文的结论可以为电子政府府际信息共享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